top of page

《心理界限》─劃清界線,人生順暢,給爛好人忠告的一本書

已更新:2021年10月16日


這本書是一本意外收穫,似乎是在博客來查詢某書,跳出來相關書籍時點入隨意看看,然後再隨意地到圖書館查詢就借到了,近期看書都很喜歡這種意外的驚喜,跟後期看電影時一樣,不怎麼看介紹,喜歡這種沒有過多期待的意外驚喜。


閱讀本書時,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爛好人,還自以為有個性。書中提及的心態、原則和方法,有太多值得學習,結果筆記越記越多,多到我真懷疑自己辦不辦得到,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甚麼,需要甚麼,我們太習慣把別人的需求擺第一,而忘記顧慮自己,結果就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、想要甚麼,但有時我總會被卡住在工作時同事、夥伴、老闆的需求,我應該置前還是置後?也會在為朋友付出、互相時,要妥協到甚麼程度才是合適的?光是這點就難倒我了(哭),可見這篇筆記有多重要,得常拿出來提醒才是。




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


擁有健康的心理界限和堅持己見、毫不退讓是兩碼子事。有健康心理界限的人,不僅明白自己要的是甚麼,同時有能力清楚地表達。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有義務猜中自己的心思、自動滿足自己所有的想像,所以把自己的想法交代清楚是關係靠近的第一步,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感帶來的猜忌。但是他也曉得說出來不等於別人就一定買單,需要透過良好的溝通,才能找尋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或共識。(p.54)


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不一定要和別人吵架。但是你不說出自己的看法,別人只會把你當背景,更不會因此喜歡你、接近你。也就是,你想要的不可得,你不樂見的卻一定會發生。(p.58)


上面兩段讓我想起之前看的幾本書,提起,要勇於不帶情緒的將自己的需求直接說出來,而不是迂迴或酸言酸語、帶有批評、預設立場的說話,例如:你希望老公洗碗,就直接跟他說:「想請你幫我洗碗」,而不是帶有批評或迂迴的說:「為什麼你吃完都不洗碗?」、「你沒有手嗎?」,大家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,不知道你的需求是甚麼。


這樣的習慣我還在培養,過去有太多這樣的環境養成我不了解自己的需求,淺意識很直接的認為別人應該要懂,然後就直接憤怒、批評、爆發,而沒有人有義務明白了解我的需求,我還在學習如何直接了當且溫和的表達我的需求。我想,這是一輩子的作業吧!




「別人的對待,是自己教出來的。」─不怕衝突的核對彼此的認知


「心理界線」就像是運動員的心理素質,並非具體的技能、也不是天生具備的才能,而是後天養成。就像是運動員的「心理素質」,面對比賽時的抗壓性、挫折忍耐力、競爭意識和EQ。是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和比賽磨練出來的心智。


心理界線反應著面對衝突和差異的抗壓性。發現自己的想法和別人不同,造成雙方的不快時,能不能適當的表達出來,並明確捍衛自己的立場,也就是說「溝通能力」是心理界限得以發揮的橋梁,並影響維持的成果。(p.80)


當你覺得事情和你想得不一樣,正是你和對方釐清彼此想法和原則的好機會。如果你因為害怕不敢把想法說出來,默默合理化對方的要求,對方就不會知道帶給你困擾。直到受不了,大反彈,反而會覺得你莫名其妙。(p.82)


有時候別人提出來的模糊訊息或詢問,若你不假思索就回答或發表評論,也許你覺得只是分享一點經驗或觀點,卻不知道對方如何解讀或使用這些內容,有可能不僅沒有幫上忙,還製造了混亂。(p.84)


常覺得我爸今天這個樣子,都是我媽教出來的,身為旁觀者看得很清楚,但自己是當事人的時候,有一種迷霧。在男女關係中,我總會戰戰兢兢地小心自己不要變成我媽,因為最後累得會是自己,把另一半教好,才能過好生活,但在工作中,我卻變成了我媽,被予取予求,不知如何拒絕,內心會有領人薪水就要做事,責任範圍不清楚、沒人做,或做不好時,看不慣就想跳下來,變十足的我媽,看到家裡不夠乾淨,就會跳出來打掃,然後很多怨懟,得想想如何避免在工作中變成我媽。




認識自己的承載能力、建立自我認同


界定出自己的極限,否則會過度放大自己的能耐,忽略了現實的限制,這也是一種自戀的表現。「當一個人能接受選擇性的有限性,他才能優雅的長大。」時間是有限的,當你都花在別人身上,無法照顧自己的欲求,整個人就會被掏空,很容易讓人心生怨懟。


真正仁慈的人,從來不是無止盡的容忍。當一個對自己的認知有了輪廓,才能知道自己承載的範圍。(p.86)


表面上是「給予」,事實上他們也達到「交換」的目的,也許是關愛、認同、肯定、歸屬、金錢、成就感等心理慰藉,整個對價關係只有當事人最了解。


「害怕被議論」的另一面就是想要獲得「讚許和認同」。從這個角度出發,唯有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,停止無謂的比較和有毒的自我批判,真正的自信才能在心裡扎根長大,不需要追求一座座的山頭,來證明自己的重要。(p.88)


這也是最近在做的功課,關於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和認同,停止自己在內心無意識地跟別人比較、批判自己,反而,希望能學習經常感謝自己、不做甚麼,本身存在就是一種價值,也有逐漸發現這能增加自己的自信。





犧牲、奉獻、付出不等於愛


內心豐沛的母愛,驅動想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,如果犧牲自己可以讓對方變好,那麼就值得了!


事實上,當一個人內在有匱乏時,做的事情很容易變成一種交換,而不是無條件的對待。以至於他們發現自己全心全意,並沒有得到對方的感激,或他人肯定時,情緒會從一昧的配合轉變成憤怒,並控訴對方:「我為你做這麼多,你卻這樣對我,我為了你...等等等」。(p.100)


上面這段話講的是我媽,也是我,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,常常想著人是互相的,當我對對方包容,並給於彈性空間,相信對方也會在我未來有需求或要求時,給予付出。事實上,並不然,有些人會互相,有些人不會,必須看彼此的關係和立場,於是近期也在拿捏甚麼時候該付出,甚麼樣的人該付出,有些人可以無條件付出,有些人可能不行;又或者,每次付出必須是無條件且心甘情願,這樣是否才能讓自己不會陷入怨懟中?


與其把決定權交給別人,倒不如設定底限,讓別人知道你是誰,哪些地雷不能踩,反而能相處得更融洽。(p.102)




核心目標置於他人反應之前


一開始先就事論事,少一點溫暖、多一點理性,把可能造成誤會的部分理明白,而這才是真正珍惜關係的表現,互動才有可能長久。(p.116)-->我的致命弱點!得多加強才行!


若能把一件事情的最重要目的,放在會得到他人甚麼反應之前,才能在即使不被諒解的狀況下,依然選擇做適合自己的決定。掌握好每個行動背後的核心目標,清楚自己的方向,就不會亂了頭緒。


如果必須透過他人的肯定,才能建立自我價值,並經常壓抑自己的需要,符合對方期待,或總是害怕自己成為不合群的人,是時候好好檢視自己的界線是否太過模糊。(p.120)


溝通時,有時會忘記甚至不清楚溝通目標為何,因此很容易落入彼此的情緒當中,而落入情緒時,是無法理性溝通的,因此經常要提醒自己溝通的目的為何,避免自己落入不理性的情緒。這方面,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,但如果他人反應比預期的激烈時,我或多或少還是會被拉走。




「聰明是種天賦,善良是種選擇」


有意識地使用你身上的獨特與力量,而非隨意的濫用,有責任學習判斷把善良留給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。付出行動之前,你要問問自己:


1. 我做這些事情快樂嗎?

2. 我的能力所能提供的協助到哪裡?

3. 我可以從哪裡獲得資源與支持,而不用一個人硬撐?(p.133)




學習不要隱忍,了解自己的需求,清楚地傳達給對方


默默承受的朋友,在隱忍的同時,不一定讓對方覺得更愉快。而且「忍」這個字很有趣,仔細拆掉,就是心上插了一把刀。當你在忍耐的時候,其實身體是有痛覺反應的。而這樣的不舒服是一種提醒,目的是希望你除了忍,還能夠更進一步去關照他。就像身體會疼痛是為了告訴我們哪裡出了問題,提早作出調整,忽略掉、不去管他,只會讓狀況更嚴重。簡而言之,學會建立界限的首要功課,就是戒掉「忍讓」的習慣,承認自己有所期待、需要照顧


你越早把自己說明白,對方才有機會調整。避免對方做出不恰當的反應,傷害了這段關係。當你把自己的原則或想法說出來,不等於對方就得直接買單,至少讓對方有機會進入你的世界,了解你的需要。如果你連一個入口都不給,又怎麼能期待對方真正認識你,瞎猜的結果,可能是兩個人都受傷了。


把自己說清楚是一種習慣,而做到這件事情的前提是,你得花一點時間好好問自己,我真正要的是甚麼?(p.139)




等待是一門智慧,更是一種修養


在對方還沒有準備好改變之前,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「等待」。等待,不是被動、不作為,而是「等著」和「待著」。


「等著」,讓我們知道時機的重要,有些事情急不來,必須要有關鍵轉折才能翻轉,或對方夠痛了才會驚醒,在行為上做出改變。「待著」,是不間斷的看顧和觀照著,雖然我們沒有行動,但我們一直保持著觀察、在意著對方。那是一種持續地投入,你知道自己的關注從來沒有移開,只是不再跟對方大驚小怪。(p.146)




學習讓負面情緒通過


人不是機器,你不用每次都要求自己當處理器,偶爾當一下分流器,讓訊息只是通過,不必停留,肩上壓力自然減少很多。你不需要一直堅強,允許自己也有被照顧的時候,別人的愛才找得到入口流進來。當發現自己瞎忙,問問以下幾個問題:


1. 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?和我有關嗎?誰是真正該負責的人?

2. 如果我介入了,對整件事情會有甚麼影響?列出好的和壞的影響。

3. 我計畫怎麼解決?有沒有替代方案?非得由我處理嗎?

4. 我需要付出甚麼代價?這代價我可以接受嗎?能承受的底線是?

5. 過程中如果發生困難,不如預期,我可以從哪裡得到協助?

6. 完成這件事我有甚麼感受?我會更開心還是更疲憊?


幫別人丟球給你,別急著做反應,花一點時間釐清自己的想法,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。


把別人的情緒切分出去,你得先接納自並尊重自己的感受,允許自己會有低潮、瓶頸、疲憊、焦慮,才不會過度勉強自己做到面面俱到。(p.168)




除了清楚傳達自己的需求,還須拿回主導權


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要之外,還必須有意識地保有自己行動的選擇權,無論對方怎麼反應,你都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。(p.170)


例如:不管對方怎麼樣,你都已經安排了自己的活動,開始新生活,你決定要怎麼做。你計畫今晚要加班,對方要等你或是不等你都可以,需要講話也可以。


當在表達自己的界線或期望時,不能只告訴對方「你不要他怎樣」,同時要說出你可以接受的條件和做法。(p.172)


19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