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節目製作的意義

已更新:2021年6月14日

「感覺你是喜歡做製作的!」那天未來要合作的窗口這麼對我說。


心是熱的,我的心如果不熱,那是歹活,不如不活。做製作如果沒有一顆熱的心,大概做不好也做不下去,看到作品逐漸雛形時,那種興奮感,難以言喻;看到觀眾心滿意足地回去,那種成就感,可以將所有狗屁倒灶的鳥事消滅,這是進這行的初衷。


的確是,我喜歡做製作,從無到有的過程很困難、刻苦,但同時也帶來刻骨銘心,只不過開始之前得先想清楚,為何做?這製作的意義為何?如果說服不了自己,一旦開始,便是災難的開始。


進這行十年,在越發熟悉後,越來越多的質疑與思考,「製作」到底是藝術家自身的創作慾望、名望、名譽,還是市場需求?當然,他可以是藝術家的創作欲望,但由誰買單?他須自負盈虧,而非政府負責。作品為藝術家累積名聲,實力和經驗,但那都必須是藝術家本身對自己與作品的付出,而不是政府長期投資。政府出於好意,培育扶植尚在茁壯的藝術家、劇團、舞團,但若你不成長茁壯,全民為何要持續投資你,賠本的生意本該認賠殺出,而非源源不絕,執迷不悔,這道理在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有誰不懂?


在商場,成立2年、5年的公司,如果依然無法自力更生,大概是認賠殺出,不是關閉就是轉型再轉型,在表演藝術界,卻有一群已成立超過20年的劇團(舞團)還在跟政府要資源,我不懂,你如果夠好,就用力去賣節目,不要在這裡高高在上又苦苦哀求,問國家能給你甚麼?國家投資你很多,若你不爭氣,當然是認賠殺出,無須多說。


(在一個補助計畫的呈現會上,看一個60歲的退休教師在那裡跟年資比他低的委員present,我佩服他的勇氣,但也替他捏把冷汗,感到尷尬...)


這些年來,我一直在思考,每一檔製作的意義為何?


1.娛樂觀眾

2.值得關注的議題,或在地文化保存傳承與推廣教育

3.極高的藝術性,像是美感、敘事流暢等可永流傳的作品

4.創作者的創作欲望與抒發


1~3的意義我完全可以接受。「娛樂觀眾」,願者上鉤,商業買賣罷了,我娛樂你,你付我錢,理所當然,光明正大,公平交易。「值得關注的議題」,喚醒大家對議題的高度敏感與想望,只不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哪個議題不值得關注?哪個議題被忽略了?少之又少,此時非彼時,非戒嚴時期,現在人人可談每種辛辣的議題,不是嗎?那「值得關注的議題」的製作意義,可得想得更深更遠了,就別再跟我提甚麼北極熊、氣候變遷、環保、節能這種老掉牙,也不想想你在做表演藝術的同時都對北極熊做了甚麼,也別再跟我說甚麼性權平等這種上街頭抗議的議題了,隨便一個新聞的效果都比你在表演藝術的效果更大,何必用高成本、高人力密集的方式做媒介傳遞呢?家庭情感亦或是愛情、友情這種千萬年不變的議題,是也不需要用這種毫無效率的方式表達您的傷感,老實說,劇場是個尚未有電影、電視年代的一種媒介與娛樂工具罷了,在人人是媒體,網路如必需品的現代,劇場可以輕而易舉的被取代,若不轉型,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,勢必到了死胡同。「極高的藝術性」則是表演藝術的根與本了,能夠極度有美感、講究細節、吹毛求疵到發狂的態度,能一改再改,流暢的講故事那是最好也不過,你們做得開心,觀眾也看得過癮,被那壯麗的「藝術性」感動和撫慰,這是再好也不過,也可謂是娛樂的一環。


「創作者的創作欲望與抒發」這我就較難以苟同了,你的創作欲望跟觀眾何干?市場又是否有需求?既然是你的創作欲望,就請用你的資金對自己投資,而非透過政府補助,除非是他邀請你,願意投資你,如此,你也該心懷感恩無限。這令我想起了自己的書《跟著Sunny睡沙發》,是創作私欲,期透過內文的故事和心路歷程,對讀者有點影響力,也非高級文學作品,不具主流市場性,但我甘願,因此全部由自己出資獨立出版,試問藝術家們、創作者們,你們有guts嗎?辦得到嗎?既然是你的私欲就該獨立承擔,而非全民買單。


每一檔的製作意義為何?我不停地問自己,否則原本火熱的心,將變冰冷的心,歹活,那不如離去,起碼過得好也餓不死。

3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